撰文:AlexLiu,ForesightNews
事件速递2025年2月17日晚,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Milei)在X上转发了一条LIBRA代币购买教程,导致该代币价格短时间内从0.35美元冲高至0.77美元,随后又迅速回落至0.44美元,24小时内振幅超50%。这一操作再度引发市场哗然——就在三天前,米莱刚因推广LIBRA代币后删除推文,最终导致该币暴跌90%却声称自己「不了解项目细节」而饱受争议。
行情数据:GMGN
这场始于2月15日的闹剧持续发酵:米莱最初高调宣布推出LIBRA,称其将「促进阿根廷经济增长」,代币价格随即飙升,市值一度突破45亿美元。然而四小时内,LIBRA暴跌85%,市值蒸发超40亿美元,投资者损失惨重。链上数据显示,项目方关联钱包在推文发布前已埋伏资金,并通过抛售套现1.07亿美元,内幕交易者获利超2000万美元。
最新进展总统「反复横跳」,市场沦为提线木偶
米莱的「删推-转发」操作让LIBRA沦为操盘的工具。2月15日删除推文后,他辩称「只是分享信息,未参与项目」,但17日夜间的转发行为再次刺激市场投机,被质疑「操纵情绪掩护团队出货」。面对舆论压力,米莱在17日电视采访中坚称:「亏损者多为中、美投资者,阿根廷人几乎未受损……我没有错,只是需要更谨慎筛选项目。」
「我没有推广它,我只是分享了它。」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在2月17日的电视采访中反复强调这句话,试图为LIBRA代币暴跌95%的丑闻开脱。「我出于善意行动,却挨了一记耳光。」米莱在镜头前自称「挨了一记耳光」,却拒绝承认错误,摇身一变成了「傻白甜」。
法律战升级:从阿根廷到美国
2月17日,阿根廷反对党公民联盟(ARI)正式向国会提交弹劾动议,指控米莱「滥用职权为私人项目背书」,并要求调查其是否收受KIPProtocol利益输送。同日,阿根廷律师事务所向美国司法部(DOJ)和联邦调查局(FBI)提起刑事诉讼,指控LIBRA团队涉嫌跨国证券欺诈,要求调查米莱的角色。
美国社区亦展开反击:此前Solayer团队成员公开称因LIBRA损失超200万美元,并威胁对KIPProtocol成员采取「黑客行动」;另有投资者准备发起集体诉讼,指控项目方利用总统影响力「拉高出货」。
政治信誉崩塌:离职概率飙升
随着事件发酵,Polymarket预测平台上「米莱2025年离职」的押注合约交易量突破2万美元,其离职概率从事件前的5%攀升至20%。
反对党议员LeandroSantoro直言:「这场丑闻让阿根廷国际形象沦为笑柄。」
若Polymarket预测成真,米莱或成为首个因加密项目垮台的国家元首。
未来走向在法律层面,美国SEC或介入调查内幕交易,若坐实米莱知情,可能触发引渡条款;而在政治层面:阿根廷国会将于2月20日辩论弹劾动议,米莱需向议会提交LIBRA事件完整报告。
米莱的总统支持率因通胀缓解仍维持在47%,但「反复无常」的个性正加剧公众疑虑。他的总统宝座是否牢固,自己是否能从这场加密争议中全身而退,有待进一步观察。
结语从「自由派改革先锋」到「加密诈骗嫌疑人」,米莱的48小时闹剧暴露了Meme币市场的荒诞本质。正如链上数据揭示的真相:在贪婪驱动的加密世界,总统账号也能成为收割工具。而米莱的辩白——「我这么做是因为我是一个铁杆技术乐观主义者」——或许将成为政客卷入金融泡沫时最苍白的注脚。
「阿根廷人参与的可能性非常小。」米莱坚持道。但当国家信用沦为投机赌注,谁又能为「去中心化」的代价买单?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个崩盘的K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