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z,ChainCatcher
2025年8月,一则在加密游说团体“区块链协会”网站上短暂发布的招聘启事,首次披露了金融科技巨头Stripe与加密风投公司Paradigm正合作开发一个名为“Tempo”的高性能L1(Layer1)区块链项目。
据Cryptopolitan报道,这则招聘启事虽发布后不久被删除,但相关信息仍表明,Stripe正筹备其独立的区块链底层设施。
项目技术与定位根据已披露信息,Tempo的定位非常明确:一个专为企业级支付场景设计的独立L1区块链,而非通用的智能合约平台。
其目标用户并非加密原生交易者,而是大型跨国公司的首席财务官(ChiefFinancialOfficer,CFO)或财资管理部门。招聘信息显示,候选人需具备“面向财富500强受众的营销经验”,表明Tempo面向的目标用户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财务决策层。这意味着项目不仅关注技术性能,也强调满足企业支付效率和成本控制的需求。其旨在解决传统跨境支付的痛点。目前,这一领域仍由SWIFT体系主导——即全球银行间传递支付指令的消息网络。由于依赖多家代理行中转,该体系长期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流程不透明的问题。
在技术上,Tempo追求“高性能”。据招聘信息和业内分析,其技术目标包括提升交易吞吐量(TPS,即每秒交易数)和实现快速最终性(TimetoFinality,TTF),以满足企业级支付对结算速度和确定性的要求。
Tempo的出现,使其将与稳定币发行商Circle推出的L1公链“Arc”直接竞争。两者都瞄准企业支付市场,预示着稳定币结算层的竞争正从应用层转向基础设施层。
战略选择:Stripe为何从零构建L1而非使用L2Stripe建立在庞大商户群体和深厚的经验上。其加密领域探索经历了从谨慎试水到果决出击的清晰演进路径。在早期因比特币波动性和低效率而放弃后,Stripe深刻认识到革新支付必须掌握更底层技术。
Stripe选择自建L1,是为了掌控交易结算网络、费用模型和合规路径。
若选择L2意味着将业务命脉建立在另一网络之上。虽能快速开业,但必须承受底层网络的多重风险:费用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以太坊Gas费飙升将导致支付成本失控;治理与技术路线的依赖——底层L1的任何升级争议都可能传导至L2;性能瓶颈——L2的性能上限受制于L1。
通过构建自有L1,Stripe从"租客"变成"房东",获得定义规则的主权。
同时,Tempo已是Stripe全栈式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此前,Stripe已展开一系列收购:
应用层:据TheBlock消息,去年十月,Stripe以11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ridge,掌握稳定币发行与管理的API。用户层:于今年六月,收购钱包基础设施提供商Privy,其核心价值在于简化用户入门web3世界的过程。结算层:通过Tempo补齐最底层的交易结算网络。这一布局的意图在于Stripe要从"渠道商"成为拥有完整轨道的"平台所有者"。这对服务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至关重要。
Paradigm所扮演的共建者角色Paradigm在此次合作中不仅是投资者,更是深度“共建者”。其联合创始人MattHuang身兼Stripe董事,负责指导其加密战略。这种紧密关系确保了Paradigm在底层协议设计上的前沿理念能直接注入Tempo。
Tempo的设计思路似乎正在实践Paradigm在6月20日发表的文章《TheL1Dilemma》中提出,新的L1之所以能够成功,是通过利用和挑战现有L1的“教条”(dogma)。Tempo项目或许会是这一理论的教科书式实践:
原生代币:Tempo可能不发行投机性的原生代币,交易费用直接用稳定币支付,以此规避监管风险并聚焦网络的支付效用。这是对标准L1经济模型的彻底颠覆。验证者网络:Tempo可能采用由许可实体组成的验证者网络,以保证企业客户所要求的稳定性和合规性。EVM兼容:据报道,Tempo将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以降低开发者门槛,利用现有的开发者生态。优势与挑战根据目前情报分析,Tempo最大的优势在于依靠Stripe现有庞大的商户网络,这解决了新区块链面临的“冷启动问题”。Stripe可将其现有客户平滑地引导至Tempo网络,形成网络效应。
主要挑战来自与Circle的直接竞争。双方技术路线可能趋同,胜负关键将取决于市场进入策略和分销能力。Circle的优势在于其原生USDC的整合与深厚的加密行业关系,而Tempo的优势在于其现有Web2企业客户网络为其提供推广基础。
写在最后:Web2巨头入局传达的信号Stripe构建自有L1的举动,标志着Web2巨头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的深化。同时也像是在《GENIUS法案》通过后的一次战略。Stripe亲自下场,根据其正在布局合规稳定币基础设施,这可能在传递着几大信号:
首先,市场的价值叙事可能部分从“纯粹去中心化”转向“合规化的资产流动”。Tempo的核心是为稳定币提供安全、高效的承载网络。
其次,公链赛道可能出现“分流”。未来市场可能分化为两类:一类是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开放与加密原生的“无需许可链”;另一类是以Tempo为代表,服务于受监管商业活动的“企业专用链”。
最后,投资机会可能聚焦“合规稳定币生态”的基础设施。Stripe的布局表明,随着GENIUS法案的落地,能为稳定币提供关键技术(如合规发行、交易监控、钱包安全、资产管理)的项目或许将成为价值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