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MediciLevelUpwithTomLee,ChairmanofBitMine
原文来源:MediciNetwork
原文编译:Azuma,Odaily星球日报
编者按:ETH本轮上涨的最强买盘力量是什么?答案非ETH财库公司莫属。伴随着BitMine(BMNR)和SharplinkGaming(SBET)的不断增持,ETH的话语权也已悄然转移——详情可参阅《揭秘ETH本轮暴涨背后的两大话事人:TomLeeVSJosephRubin》。
StrategicETHReserve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4日,BItMine的ETH持仓已达到187万枚,价值约81.6亿美元,BitMine的掌舵人TomLee早已成为了当前整个以太坊生态话语权最重的巨鲸。
9月3日晚间,TomLee参加了MediciNetwork旗下播客节目LevelUp的访谈。TomLee在对话中谈到了ETH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定位、BitMine作为ETH财库龙头的崛起故事,以及围绕数字资产的宏观环境状况,TomLee还分享了他对加密货币长期潜力、去中心化愿景以及BitMine如何进一步提高储备规模的计划。
以下为访谈原文内容,由Odaily星球日报编译——出于阅读流畅考虑,内容有一定删减。
·主持人:可以先简单讲讲的你的故事吗?你是如何接触到加密货币这一市场的?(主持人在介绍TomLee时,除了他的常规title外,还将其称为“华尔街发型最帅的男人”。)
TomLee:简单来说,大学毕业(在沃顿商学院)之后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基本上都只有一份工作,那就是研究市场。我最早就职于Kidder,Peabody&Company,研究的方向是科技行业,尤其是无线通信,那是在1993年到2007年。
那段经历让我学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无线通信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球只有3700万部手机,而今天已经接近80亿部了,成长是指数级的。但让我惊讶的是,当时很多客户对无线技术其实非常怀疑——在他们看来,当时电信行业的核心业务是长途和本地电话,而手机不过是一个“升级版的无线电话”,未来可能会变成免费的。
所以我当时就意识到:四五十岁的基金经理往往无法真正理解技术颠覆,因为他们本质上是既得利益者。之后,我成为了摩根大通的首席策略师,一直做到2014年。随后我又创立了Fundstrat,当时我们的初衷是想建立华尔街第一家尝试“让机构研究大众化”的公司——也就是把原本只面向对冲基金和大型资产管理人的研究,开放给更广泛的公众。我们希望把原来为对冲基金、大型机构提供的研究服务,开放给公众。
然后大概是在2017年,我开始注意到新闻说比特币突破了1000美元。这让我想起当年在摩根大通外汇团队时,我们曾就多次讨论过比特币,当时比特币价格还不到100美元,讨论的核心是:这种数字货币是否有可能被认可为一种货币形态。
不过在摩根大通,大家的态度非常负面,觉得比特币不过是毒贩和走私者的工具。但在我当时2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从没见过一个资产能从不到100美元涨到1000美元,而且市值突破100亿美元。这绝对不是可以忽略的东西,我必须要研究。
于是我们开始研究。虽然当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工作量证明的区块链”可以成为价值存储工具,但我发现,仅仅用两个变量就能解释比特币在2010年到2017年超90%的涨幅:一是钱包数量,二是每个钱包的活跃度。
基于这两个变量,我们甚至可以建模,推演比特币未来的可能走势。这就是我第一次真正进入加密领域的“旅程”。于是,在比特币价格还低于1000美元时,我们发布了第一份白皮书。我们提出:如果有人把比特币当作黄金的替代品,而它只占黄金市场的5%份额,那么比特币的合理价格将是2.5万美元。这是我们当时对2022年比特币价格的预测,等到了2022年,比特币的价格果然就在2.5万美元左右。
·主持人:你刚刚聊了BTC,但你在ETH上也在做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能不能来谈谈ETH的宏观机会?
TomLee: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差不多是在2017年到2025年,我们在加密领域的核心观点一直是——比特币在许多人的在投资组合中都占据着一个非常清晰的位置,原因在于它不仅在规模和稳定性方面已得到验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一种价值存储手段。
当我们再去思考,除了比特币之外,投资者应该如何在加密资产里做配置时,市面上有很多项目——比如Solana、Sui,还有你们经常写到的各种项目。但从今年开始,我们重新严肃地审视以太坊。
原因在于:我认为今年美国的监管环境正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华尔街开始更认真地对待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当然,这里真正的“杀手级应用”或所谓的ChatGPT时刻其实是稳定币和Circle的IPO,在此之后还有《Genius》法案以及SEC的ProjectCrypto计划。
我认为这里有很多对ETH的利好因素,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当我们观察华尔街正在推进的资产代币化项目时,无论是美元还是其他资产,绝大多数都是在以太坊上进行的。
此外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人们需要退一步来看:2025年华尔街正在发生的事情,很像1971年的历史时刻。1971年,美国美元与黄金脱钩,放弃了金本位。当时,黄金确实受益,很多人买入黄金,但真正的核心不是黄金受益,而是华尔街开启了金融创新——因为突然之间,美元成为法币,不再有黄金支撑,人们必须为美元交易建立新的流通和支付“轨道”。因此,真正的赢家是华尔街。
到了2025年,区块链带来的创新正在解决大量问题,华尔街正在迁移到加密“轨道”上,这在我看来是属于ETH的“1971时刻”。这会带来巨大的机会,把大量资产和交易迁移到区块链上。以太坊不会是唯一的赢家,但会是最主要的赢家之一。
从机构采用的角度来看,我听到很多相关讨论。BTC已经非常机构化了。当我与投资者开会时,他们都知道如何建立模型、如何思考BTC的未来价值。所以,BTC已经进入了许多投资组合。相比之下,ETH的持有率还很低,更像是2017年的BTC。
我认为,ETH今天还没有真正被视为“机构资产”,因此现在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这也是我认为ETH机会更大的原因。
·主持人:我知道你给以太坊设定过一个目标价,大概是6万美元,你是怎么做出这一预测的?
TomLee:对,没错。但我必须澄清,(6万美元)这不是短期目标。所以别到了12月31号的时候来喷我“没涨这么多”,这可不是那种下周就要兑现的预测。
实际上,我当时引用的是我们为ETH做的一份分析,那是由Mosaics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完成的。他们的思路是把现在当成类似1971年那样的转折时刻。他们从两个角度来思考了以太坊的价值:一是作为支付轨道,二是以太坊可占据一部分的支付市场份额,我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可以叠加的。
他们的设想是,如果你去查看银行系统所覆盖的市场,并假设其中有一半会转移到区块链上,那么以太坊就能捕获大约3.88万亿美元的价值;然后你再看看Swift和Visa,他们每年可处理大约4500亿美元的支付,如果假设每笔交易都要收取Gas费,并把它折算成网络收入,再给它一个相对保守的30倍市盈率,你就会得出大约3万亿美元的估值。把这两部分加起来,以太坊的合理估值应当在6万美元左右,即从现在算起大约还有18倍的增长空间。
·主持人:最近ETH的利好很大程度上与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持续买入有关。作为BitMine的董事长,你认为投资者该如何看待不同的投资途径,比如在ETF、现货以及财库公司股票之间做出取舍?
TomLee:首先,如果有人想通过ETF获得ETH敞口,这完全没问题,因为它能让你在没有太大价差的情况下直接投资ETH,就像BTCETF一样,直接给你BTC敞口。
但如果你看看BTC的财库公司,MicroStrategy的体量比最大的BTCETF还大。也就是说,比起ETF,有更多的投资者愿意通过MicroStrategy来间接持有BTC。原因也很简单,财库公司并不是给你一个静态的ETH持仓,它们实际上是在帮你增加每股所对应的ETH数量。MicroStrategy就是个例子:他们在2020年8月转向BTC战略时,股价大约是13美元,现在已经涨到400美元,五年间涨了约30倍,而同期BTC本身则从1.1万涨到12万,涨了大约11倍。这说明MicroStrategy成功提高了每股BTC的持有量,而BTCETF在这期间只是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五年间ETF可能让你赚11倍,但MicroStrategy凭借财库策略可以让投资者赚得更多。它们利用股票的流动性和波动性,来不断增加每股BTC的持仓。MichaelSaylor的策略就是这样,从最初每股对应1、2美元的BTC,到今天可对应227美元,这是巨大的提升。
·主持人:你刚刚提到传统投资者对以太坊的兴趣在增加。我很好奇,过去几个月你们和一些非加密原生的机构客户谈国库公司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有何变化?
TomLee:坦白说,大部分人在看待加密财库的时候,眼神都很怀疑。确实有很多投资MicroStrategy的人赚得不错,但即便如此,它的持有人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广泛,因为仍然有大量机构根本不相信加密货币。比如美国银行最近一份调查显示,75%的机构投资者对加密的敞口是零。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人完全没碰过加密资产。所以当他们看到财库公司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如直接买代币。”
所以我们在会议里花了大量时间去教育他们。以BitMine的数据为例,差别在于财库公司能够帮你增加每股对应的ETH数量。比如我们在7月8日转型为ETH财库时,每股只对应4美元的ETH,到了7月27日更新时,每股已经对应23美元的ETH,短短一个月增加了近6倍。这个差距非常大,说明了财库战略带来的“每股ETH加速效应”。
·主持人:市面上有许多ETH财库公司,但显然BitMine的动作最快,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TomLee:我认为MicroStrategy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第一个BTC财库公司其实是Overstock,但它并没有真正让投资人买账,股价也没受益。Saylor是第一个用更具规模、更系统化的方法来做成这件事的人,这对我们确实有所启发。所以我们在BitMine的策略就是:保持极度清晰、简洁的路径,完全依靠普通股来操作,不搞复杂的衍生结构,让投资人一眼能看懂。未来也许会增加利用波动率或市值规模的策略,但第一步就是要有让股东信服的清晰战略。
为什么这重要?因为投资人要相信他们买到的不只是ETH,而是一种长期的宏观交易机会。像Palantir能获得溢价估值,不仅因为它的产品,还因为股东觉得自己持有的是“有意义的东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投资者明白,以太坊正是未来10–15年最大的宏观交易趋势之一。
·主持人:关于财库公司的溢价话题,MichaelSaylor曾说过他会在2.5到4倍的溢价范围内更积极地使用ATM(在公开市场发行新股)。我认为在所有财库公司中,你在通过ATM增加净资产价值(NAV)方面一直更为激进,对吧?甚至会在较低的溢价水平上这么做,但这让你实现了持续且强劲的净资产价值增长。你是如何考虑适当的溢价倍数的?就像Saylor说的那样,他在一个极端,认为不到4倍就不值得大力操作。你是怎么想的?
TomLee:我认为这里有个奇怪的数学问题。
理论上,每种金融工具都需要一定的权衡——这可能对听众来说有点技术性——普通股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融资工具,因为它给予所有人平等上涨机会且无利益冲突——无论新老股东都在赌公司未来成功。
但当你以可转债进行融资时,情况就不同了,购买者不仅会关注股价,还会关心捕捉波动性,甚至可能通过对冲来消除波动性。优先股和债务本质是负债义务——虽然ETH财库公司可以通过质押收益支付债务,但那些融资仍是债务。债务持有人不关心公司的成功,只关心利息的支付。
所以,如果你在改变资本结构时引入了冲突的动机和不同的激励措施,实际上可能会损害公司——过多的可转债会压制波动率,进而阻碍飞轮效应(波动率正是股票流动性的基础)。
因此,你很难用计算精确分级操作的区间。另需需要牢记的是——在下轮加密寒冬(必然发生),拥有最简洁资产负债表的公司将会胜出。这样你就不必为支付义务被迫折价融资,也不会因衍生品结构形成天然空头头寸——股价下跌时因覆盖率要求引发更多做空,形成死亡螺旋。这就是Bitmine保持结构简洁的原因。
若财库公司的溢价仅高于NAV10%,很难合理化ATM的操作——按数学计算,1.1倍溢价时发售股票,需出售100%流通股(使总股本翻倍)才能对每股ETH持仓产生正向影响,但若在4倍溢价时操作,仅需出售25%股份就能使每股ETH持有量翻倍。我猜Saylor的逻辑在这,但我的思路不一样,我认为更战略性的去思考或许更好。
·主持人:你提到下行周期的不可避免性。我们经历过几次加密寒冬。你认为这对财库公司会有什么影响?
TomLee:很难说,但最好的类比可能是石油服务行业。加密货币财库公司的最简单类比是石油公司,投资者可以买石油,买石油合约(甚至实物交割),但很多人都在买石油公司股票,比如埃克森美孚或雪佛龙,它们总是以高于已探明储量的溢价进行交易,因为这些公司在积极地获取更多石油。
当资本市场变得不友好时,资本结构更复杂的公司会崩溃。在加密寒冬中,估值差异会更大,资产负债表最干净的公司可以收购资产,甚至可能以低于净资产价值的折扣交易。
·主持人:你是指财库公司之间会出现一些并购/整合吗?
TomLee:是的,Bankless那些人曾提到过一个很好的观点。他们说,比特币财库赛道中MicroStrategy显然是遥遥领先的,但在以太坊财库赛道,现在还没有绝对的领跑者。就目前看来,大家都还能顺利获得资金,所以暂时还没到必须整合的时候。
如果真的会有整合,我觉得更可能发生在比特币财库市场,因为比特币已经有了一波很大的涨幅(虽然我依然看多,认为它能涨到100万美元),但以太坊在价值的兑现上还处于更早期阶段。所以你刚才描述的情况,我觉得更可能发生在比特币之上。
·主持人:你前边提到要保持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在加密寒冬,如果公司股价折价,你会不会考虑回购股票?是通过发债实现,还是说在ETH仓位之外额外保留现金储备?
TomLee:这是个好问题,但我们只能在理论层面上讨论。首先,我并不认为近期会出现加密寒冬。明确讲,我们依然看多市场,所以我没预期近期会有寒冬。当然,将来某个时间点一定会出现,到那时BitMine会有几种现金流来源:
第一,来自我们的传统主营业务;
第二,来自质押奖励,因为质押收益可以在必要时兑换成法币,用于执行回购,理论上甚至能做到3%的回购规模,这其实已经很大了;
第三,考虑是否用资本市场来支持回购。
在那个时候,资产负债表最干净的公司就能做很多事。比如拿ETH做抵押借款,市场利率是已知的,所以方式上会有很多,但实操上每家公司都会不一样。如果资产负债表复杂,基本不可能在折价时自保。
·主持人:为了保持BitMine的股价高于其NAV,你会考虑并购吗?因为这样在每股ETH角度是增值的。你觉得在什么样的折价水平上并购会有意义?
TomLee:我觉得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算法。如果一家公司在ETH还有巨大上升空间的情况下,股价都没能高于NAV,那它只是单纯跟随ETH的Beta敞口而已。而那些能获得溢价的公司,则必须要做出Alpha的选择。换句话说,你可以买更多ETH获得Beta敞口,但如果要超越它,就必须有Alpha策略。
每家公司折价的原因可能也不同,可能是流动性差、负债多、业务复杂等,这些都会导致合理的溢价或折价。
·主持人:换个话题,虽然和BitMine没有直接关系,但我想问,你觉得MicroStrategy会在9月被纳入标普500吗?
TomLee:标普500委员会的工作是保密的,但他们做得很好。如果你看历史数据,每隔10年,指数回报里超过20%的收益来自于十年前未被纳入指数的公司。换句话说,他们(标普500)实际上在主动选股,而不是机械式的按规则挑选。
事实上,他们的表现比Wilshire5000这种全市场指数要好很多,也比Russell1000(按市值加权)表现好。这说明他们不只是在选最大的公司,而是带有主题判断。AI肯定是重点,Crypto也很重要,同时他们会考虑减少对大宗商品敏感的权重。
·主持人:说到指数,BitMine增长很快,有没有可能被纳入一些指数?
TomLee:标普系列暂时不可能,因为他要求净利润为正,这需要我们开始原生质押后才能实现。Russell指数是量化的,只看交易量和自由流通市值。Russell1000的门槛大约是50亿美元,重组时间是每年6月。从2026年开始会变成每半年一次。以这个标准,BitMine已经远超门槛了。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讨论差不多了。这是一场很棒的对话。最后你有没有什么总结或者要点想留给听众?
TomLee:我想总结一下:我们其实正见证金融行业的历史性时刻。因为区块链解决了很多问题,让金融民主化,打破了过去把控资源的把门人结构。甚至在讨论全民基本收入时,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也能提供解决方案。所以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对比特币、以太坊的短期价格保持乐观,更要看到它们对社会带来的深远积极影响。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BlockBeats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