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专文》新台币稳定币的三种未来:从夜市悠游卡到“芯片本位制”

 近期不少台湾金融人关注“新台币稳定币”能发挥什么作用?比特币及虚拟资产发展协会名誉理事长林纮宇专文指出有三个可能走向。(前情提要:台湾首例!联邦银行合作MaiCoin正式开办“虚拟资产保管试办业务”)(背景补充:经济学家:稳定币救不了美元霸权)美元稳定币在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一位霸道总裁:有美国政府的背书,市场横著走,市占率接近99%。台湾中央银行及各国央行近期也承认,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就等于默默把部分“货币主权”拱手让人。问题是,当共识已经形成“要推新台币稳定币”,它会走向哪里?我帮大家推演三个版本。一、失败情境:变身悠游卡央行的报告提到,新台币稳定币(TWD-stable)未来将可能纳入“电子支付”体系。听起来很直观、务实,但事实上就是把一个原本应该站上国际金融舞台的工具,降格成夜市悠游卡,且没有发展潜力。2024年台湾电子支付交易额约新台币2,087亿元,整体市场规模相对微小,还被全支付、LINEPay、街口、一卡通四分天下。新台币稳定币硬挤进来,最后恐怕只是“夜市里的无现金专区”,无法释放稳定币真正的金融属性。二、有用情境:链上新台币、计价单位如果新台币稳定币能被定位为“加密市场的计价单位”,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国内交易所:应该全数挂上TWD-stable币对,让使用者能以“链上新台币”进行交易比特币、以太币与其他新兴虚拟资产衍生性商品。金融商品:未来比特币ETF与其他加密挂钩金融商品,也能以TWD-stable作为计价、交易、结算单位。要知道,稳定币一开始就是作为“链上美元”的替代支付与结算工具才崛起的,在此情境下,新台币稳定币至少能在台湾境内找到生存空间,但国际舞台上,和USDT、USDC或其他美元稳定币对抗?基本还是不可能。三、有竞争力情境:台商跨境汇兑、TWD-Stable绑芯片最疯狂的剧本,这里尽可能发挥想像力擘划以下:台商跨境汇兑用TWD-stable,并且创造获利汇回台湾的机会;半导体供应链以新台币稳定币报价;推向“芯片本位制”呼应过去的“石油美元”。想像一下:当全球芯片产业链,若部分以新台币稳定币计价,尤其是高阶芯片,这会是新台币稳定币唯一有机会突破国界的路。但这需要政府极大魄力与制度设计,现实上,目前连专法都还卡在立法院,短期几乎不可能。结语我国央行过去也花了大量时间研究CBDC(数位新台币,由央行发行的法币),并且推出批发型CBDC(客家币)的实验,近日,央行也公开表明:“国内已有多元支付工具,发行零售型CBDC在台湾没有迫切性。”这点值得肯定,正式宣告暂停国家自行发行稳定币,而由商业机构主导、接受国家监管的世界潮流。但若新台币稳定币最后只是和悠游卡、街口打混仗,那它注定沦为“小确幸支付”,根本撑不起“货币主权”这个大帽子。如果台湾想要真正留下“链上新台币”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思考基本盘面:虚拟资产的计价,以及更大的格局:融入金融市场与跨境贸易,否则,再好的梦想都会被美元稳定币一手压下。相关报导四美分的野心:DeFi如何透过垂直整合颠覆稳定币市场WLFI稳定币USD1野心加速:很快推出加密签帐卡!永远不会发链〈果壳专文》新台币稳定币的三种未来:从夜市悠游卡到“芯片本位制”〉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动区BlockTempo《动区动趋-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新闻媒体》。